如何面對職場“不甘心”
文/馮小雪新精英生涯規(guī)劃師
小蕓第二次找我咨詢時,已經(jīng)做完了幾個職業(yè)訪談,從訪談結果看,顯然,銀行柜員這份工作能滿足她的各種需求--銀行柜員按時上下班。每天工作量既定,完成了就好,容易有滿足感。加上沒有什么出差,連加班,也只是偶爾……。
這些都和我們第一次確定的她的工作需求吻合。甚至,她有很直接的資源,能夠支持她很快走進這個崗位。但她卻顯得并不那么興奮。當我告訴她我的觀察時,她低頭想了一下說:“是,我好像有點矛盾,這工作挺好,但我就是有點不甘心。”
這 是我開始做咨詢后,第二次聽到來訪者說:“不甘心。”第一次時,是一個工作4年多的姑娘,工作很棒,朋友羨慕,各種興趣測試也表示,現(xiàn)有工作很適合,但她 就是不甘心。只是因為一畢業(yè)就進入現(xiàn)在的公司,所以她從來沒有機會嘗試其他工作,因此,就是覺得不管別人怎么羨慕,她都反過來羨慕別人的生活。按照咨詢來說,我本該調整它對工作的不合理期待,但交流過程中我發(fā)現(xiàn),她羨慕的那些旅行作家、網(wǎng)絡視頻主持人……其實她已經(jīng)有資源可以做。所以我們最終列了一份任務清單,并且梳理她現(xiàn)有資源,讓她可以一件一件去實現(xiàn)。現(xiàn)在的她,已經(jīng)和一個導演合作,策劃自己一檔減肥網(wǎng)絡欄目……
其實對于這種不甘 心,就像是一個被寵壞的孩子,吃著面包,卻羨慕別人的窩窩頭式的不甘心,處理方式很簡單,不妨作為第二職業(yè)發(fā)展一下,想做旅行作家,第一步,先把職業(yè)行者 小鵬的演講看一遍(個人推薦此人,當然你可以選擇任何其他的職業(yè)行者,但記得要選擇起點和你一樣的),看看作為職業(yè)旅行者早期到底需要經(jīng)歷什么樣的難關。 接下來,還要自己寫一下行游的文章,并發(fā)在網(wǎng)絡上,看是否有人愿意閱讀它,測試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到底到哪個程度,是否可以以此為生。最后,拿著自己認為還不錯的稿子,找編輯聊聊,如果未來以此為業(yè),大概多久就要出一本書才能勉強溫飽……好吧,如果你了解透徹卻還想做,那還等什么?借用袁岳老師的書名“趁年 輕,折騰吧!”
但是,對于小蕓突然脫口而出的不甘心,我不禁迷惑了。坦白說,此刻的我和她一樣,不明白為什么不甘心? 所以我決定和她先聊聊她訪談的幾份其他工作情況。她的描述,基本上,可以歸納為--她不喜歡的職業(yè)就是沒有自己生活時間的,而她喜歡的職業(yè),就是能讓她享 受生活時間的。對于擁有明確目標的來詢者,找到通往目標的路是相對容易的。但顯然小蕓的情況是:此路不通!一個如此明確目標的人,看到一條可以通往目標的路,她就是不甘心走。我還能做些什么?
通過她的描述,我說:“看來,你很喜歡家庭生活,你朋友會經(jīng)常說你是賢妻良母嗎?”
小蕓很自豪:“是啊,因為我很喜歡做家務,喜歡做飯收拾家里,和朋友一起也常幫他們操心各種事情。”
“那你的朋友們還會怎么描述你?”
“他們覺得我適合居家,但是,越熟悉我的朋友越覺得……恩,其實”她抬頭直視我的眼睛“其實,我特別好的朋友都知道,我不是你們想的那樣。”
“我們想的那樣?”
“恩,因為我比較瘦,而且還愛生病,很多不熟悉的人老說我是林黛玉。其實我不是,我是那種很能承擔起一切的人。”我重新觀察面前的女孩,長發(fā),一張古典的瓜子臉,皮膚很白。坦白說,這女孩長得讓人很容易以為她是明星。
“承擔一切?”我繼續(xù)問。
“比如說吧,我姥姥有次生病了,我爸媽還在上班路上,我就沒和他們說,一個人把姥姥去醫(yī)院,陪她打吊瓶,再送她回家,雖然后來被我主管兇了一頓,說我應該讓我爸去陪著,但是我覺得自己沒做錯。我就想照顧我所有的家人,承擔他們的一切。”
聽到這兒,我似乎舉得有什么東西顯露出來了,但是又抓不住。我繼續(xù)問
“你沒和家人產生過沖突,比如說他們讓你做一件事情,你不愿意的?”
“有啊,上大學,我媽在金融系統(tǒng)工作,說讓我學金融,出來她幫我找工作,年薪能到十萬。但是我不肯,一定要學設計。我喜歡畫畫,高中時為了學習就放棄了,但是還是很想學設計類的專業(yè),所以我爭取了很久,最終才學了設計。”
我低頭看了一眼她的專業(yè),是北京某大學的工業(yè)設計專業(yè)。我接著問:“那為什么畢業(yè)沒做設計?是不喜歡?”
她笑:“我還是很喜歡啊,但是工業(yè)設計到了大三時就發(fā)現(xiàn),男生多女生少的原因是這個專業(yè)需要熬夜,工作特別不規(guī)律,還不一定能做出好作品。我還是很想好好生活,所以畢業(yè)就沒選擇。”
“還有其他有沖突過的事情嗎?”
她顯然努力想了想,才回答:“其他的沒啥了,都是小事兒。”
當談話進行到這里的時候,剛才想抓住而不得的靈光,終于握緊了。我停頓了一下,告訴她,請她閉上眼,做一個假想,假想她到了國外某一個藝術氛圍非常濃厚的城市。沒有家人、沒有愛人,但是可以毫無顧忌的做藝術類工作。她會感覺如何?
我一直認真觀察她的表情,顯然從一開始的稍顯迷茫到后來發(fā)自內心的微笑,加上她這么回答我:“那肯定不一樣。我一定會繼續(xù)做設計,擁有一個自己設計的產品。”
這一刻,我終于找到了癥結所在,這是一個被重要家人“綁架”了的孩子。她因為太愛她的家人,所以她在自己的潛意識里,完成了“自我犧牲”的過程,對她而言,自己的興趣和愛好,不過是小事兒,而能配合家人的時間,和家人一起就是最大的事兒,她帶著微痛享受這個過程。
她掩蓋了自己渴望,當我斟酌詞語告訴她:“重要家人的影響,對你非常重要。你看,其實你的興趣愛好,和你將要選擇的工作之間的確沒有聯(lián)系,但是聯(lián)系它們的,是你的重要家人。”
這句話,看似小蕓應該早該知道的話,卻讓小蕓沉默了很久?;蛟S這就是咨詢師的價值所在,幫助大家看到自身很難看到的真相。就像我們孩童時就在背誦的詩所說的一樣“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”
……
在幫助小蕓跳出自我,從另外一個視角看到自己的不甘心的原因時,我不知道小蕓會如何選擇?直到一段時間后,我收到她的短信,告訴我她已經(jīng)在銀行上班?,F(xiàn)在很快樂。最后,她打出了幾個字:“曉雪老師,謝謝你,我現(xiàn)在挺快樂的。”
那一刻,我正在聽王若琳唱的歌:I don't care where we go ,Let's start from here……
重要家人的影響,對每個人都不同。但無論哪種,我們唯一需要堅守和澄清的是--每一次選擇我們是為自己,而非為了重要家人。這樣即使選擇的路沒有什么不同,但心情大不相同,這或許就是情愿所以心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