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平衡輪讓人生豐盈而無悔
新精英生涯規(guī)劃課程里有一個很重要的主題是“生涯平衡與人生幸?!?,生命平衡輪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工具。我有幸很早就結識并開始踐行,回顧自己走過的每一個生涯階段,我的體會是:生命平衡輪讓人生豐盈而無悔。
新精英生涯規(guī)劃課程里有一個很重要的主題是“生涯平衡與人生幸福”,生命平衡輪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工具。我有幸很早就結識并開始踐行,回顧自己走過的每一個生涯階段,我的體會是:生命平衡輪讓人生豐盈而無悔。
豐盈是指活得豐富精彩、告別單調枯燥;無悔是指生涯的每個階段都順應其發(fā)展特點、完成其該有使命,以從容的腳步和不遺憾的心態(tài)邁入下一階段,符合舒伯生涯發(fā)展理論里關于生涯跨度(Life Span)的觀點:“何時該做何事”是最低成本的人生方案,即孔子所言“十歲不愁,二十不悔,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”。
有幸出生在一個父母和睦、管教寬容的家庭,我得以快樂渡過無憂無慮、自由生長的童年和少年。那些看似無用的、廣闊天地任我游的歡樂童年時光,雖然沒有讓我獲得像現(xiàn)在的孩子們那樣的多才多藝,卻于無形點滴中積累了擁抱生活的滿腔熱情和感受生活的敏銳觸角,開始了人生中最早的底蘊積淀。
大學時陰錯陽差就讀于一個不感興趣的專業(yè),于是轉向專業(yè)外的興趣探索,轟轟烈烈創(chuàng)辦學生社團、主編校園雜志、大量閱讀、寫作、發(fā)表、社會實踐……一度叱咤風云??此撇粍照龢I(yè)的大學四年,卻是我潛能迸發(fā)、人格完善、開始建立價值體系的關鍵成長期;那些經(jīng)歷打磨出來的領導、溝通、組織、協(xié)調等非專業(yè)能力,才是我之后踏入外企職場、并晉升管理職位所需的核心競爭力;大學教育,教給我最重要的不是書本知識,而是社會縮影的歷練與經(jīng)驗。從中我慢慢懂得:面對命運的安排,你可以做出選擇;面對不確定的未來,你依然可以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與精彩。
大學的另一個收獲是在最美的年華遇見他。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,讓我學會了處理親密關系,學會了與另一個原本陌生的家庭相處。正值盛年時孕育的另一個生命,又滋養(yǎng)了我的生命開始另一個階段的自我成長。
15年前無意中參加的一個時間管理課程,開啟了我的價值觀探索之旅。之后在此領域不斷學習、摸索與踐行,最核心的收獲是價值觀與人生愿景(即人生宣言)的確立,如一盞明燈照亮前路,讓我在生活中逐漸修煉至忙而不亂,氣定神閑;淡定而不易受外界影響,內心平和而不焦慮;人際關系簡單融洽。正如心理學大師Roy Martina(羅伊·馬丁納)所言“我生命里最大的突破之一,就是不再為別人對我的看法而擔憂。此后,我真的能自由的去做我認為對自己最好的事。只有在我們不需要外來的贊許時,才會變得自由。”
人生與未來是需要經(jīng)營與規(guī)劃的,不僅借助外在的工具,更仰賴內在的智慧。時間管理領域有一個非常powerful的工具是“人生平衡模型”(見下圖1),這么多年來我一直用它給自己做年度計劃與總結,聽從內心價值觀的召喚,朝著人生愿景越走越近。“生涯是一門踐行的學問”,“踐行”兩字振聾發(fā)聵、深入我心。作為一名行動主義者,我根深蒂固的觀念是:即使讀再多的書,如果不能帶來某些思想或行為上的改變,那些書中的內容就與我毫無關系;只有知行合一,關聯(lián)自身經(jīng)驗,才能為我所用,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。無獨有偶,這個“人生平衡模型”和生命平衡輪(見下圖2)異曲同工、實為一物。這十多年踐行的收獲讓我深深相信,生命平衡輪不僅實現(xiàn)人生平衡,還讓生命豐盈而無悔。
<http://blog.photo.sina.com.cn/showpic.html>
<http://blog.photo.sina.com.cn/showpic.html>
當今世界,根本不缺信息和機會,挑戰(zhàn)恰恰在于信息泛濫、選擇太多而時間資源稀缺。所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、什么是最重要的(即核心價值觀),就成為重中之重,因為這會決定你時間投入的取舍。而造就你和你的人生的,不是別的,恰恰是你所投入時間的那些事情。生涯平衡輪這個相當給力的工具,就是用來規(guī)劃每一人生階段,對我們而言重要的、想要投入時間的那些事情,并且?guī)椭覀兌ㄆ谧允≡诟鞔箢I域的兼顧與平衡程度,時時檢查并校正你正走在自己想要去的那個方向。在遇見它之前,我的計劃只是零散的、隨意的、片面的、顧此失彼的,更關鍵的是,我從沒意識到行動計劃是要關聯(lián)價值觀的。以上兩圖是外在的工具,認知自我、確立價值體系與人生宣言則是內在的智慧。
臺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曾引用王國維《人間詞話》里隱喻人生三大境界的三句詩詞,并延伸出了第四境界。這四句詩詞,用于回顧我自己探索價值觀與人生愿景的漫漫長路,也同樣恰當:
一、“昨夜西風凋碧樹,獨上高樓,望盡天涯路”:探索初期,我曾為自己的獨行而自覺另類與孤獨,也曾有過迷惘與動搖。當周圍都在談論物質和功名的時候,我卻在思考“價值觀”和“人生愿景”。面對經(jīng)典的哲學三問,望盡前路,卻看不清方向、理不清頭緒,不知答案在何方。后來慶幸遇見了很多志同道合者,終于可以光明正大的談論與分享自己的價值觀與人生宣言,與眾共修,不再獨行,此乃后話。
二、“衣帶漸寬終不悔,為伊消得人憔悴”:于是,我暫且放下問題,不急于解答,開始大量閱讀心靈成長的書籍,企圖從書中尋找答案。于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處修身養(yǎng)性,把目光從向外尋求轉向內觀自己,每天都留出時間和自己安靜相處與對話。“與神對話”其實是與內心的“神性”對話,喚醒“靈性”,所有的向外追求都不如自我的內在肯定。
三、“眾里尋他千百度,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”:經(jīng)過足夠長時間對自己內心的不??絾?,你才發(fā)現(xiàn),其實不需要到處追問,不需要上下求索,終有一天,那些問題的答案就自然浮現(xiàn)在你驀然回首的燈火闌珊處。也許那不是最終版本,后來你還是會動搖、會懷疑、會持續(xù)修訂完善你的答案,但至少你已經(jīng)看到了光明,知道你自己正在朝著想要的方向前進。
四、“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間”:當真正找到了答案,就找到了自我安頓,無憾過去,不憂未來,一如天上人間般,輕松快樂的享受每一個當下。
生涯是一門如何讓自己過得更好、如有余力則幫助別人也過得更好的學問。每人都先修好自己,都散發(fā)正能量,這本身對我們所生活的宇宙就是一種貢獻。修行的方式因人而異、不一而足,不管通過閱讀、寫作、旅行、宗教等任何一種,都是殊途同歸,都是為了參悟那個終極智慧(即“道”)--那就是對自我的認知,對這個世界的認知。從而可以讓我們可以更好的與自己、與這個世界相處,可以活得安然自在、從容愉悅,活成自己想要的那個模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