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“改變”你一定要知道的事
(一)
“改變”,這是一個似乎每天我們都能聽到的詞,“我要改變自己,改變公司的現(xiàn)狀,世界在快速的發(fā)生改變,我們可以如何變得更好?……”可是“改變”到底是怎么發(fā)生的呢?
今天,先請允許我先和你分享2個關于改變的小故事。
張老師是我非常欣賞的一位企業(yè)家,在個人成長的領域也是我的恩師。在她進入個人成長領域的最初階段,她看了一套書《與神對話》。看過后自己感覺簡直太棒了!于是她開始向老公推薦,第一次老公根本不搭理她。但是她不放棄,有事沒事、想著法兒的、換著招的不斷努力,比如:溫柔的勸說,發(fā)送其他有影響力人士的書評,找機會讀一段給老公聽,還直接把書擺在老公的桌上……她真是沒少花心思。就這樣,張老師堅持了1年!但是,這一年中老公從沒看過,連翻都不翻。終于,張老師放棄了。又過了一年,有一天張老師在家里打掃房間,突然老公興奮的回家說“老婆,我這里有一套特別好的書,我看了,真的很棒,你看看吧?”張老師,低頭一看,差點兒沒氣暈過去,這書居然就是自己1年前花了1年時間推薦的那套書啊,一模一樣!
我是一名培訓師,做培訓10年了。記得從2008年開始,學習的大門對我完全敞開,對學習各種新鮮知識特別有熱情。那時的自己,每次在學習的現(xiàn)場,一方面自己聽得過癮,茅塞頓開,另一方面,腦子里還有個小聲音在不停的嘀咕“老公也應該學,他很多方面做的還不如我呀“。于是就琢磨著回去怎么和老公分享,怎么讓他聽我說的,怎么讓他也走進培訓的課堂,怎么能讓他改變??墒牵懿恍?,每次學完回家,我熱情的分享他根本不愛聽,更不用說按照我想要的去做、去改變……
(二)
這樣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發(fā)生,發(fā)生在你和其他人之間,特別是那些和你非常親近、非常熟悉的人,比如:你的孩子、你的愛人、你的好友、你的下屬。對于從事培訓、教育、人力資源、咨詢等職業(yè)的人士來說,想要改變別人的心念和行為,更是比比皆是。
那么在這“改變”的背后,究竟發(fā)生了什么?為什么我們想要改變自己?為什么我們想要改變別人呢?你覺得當人們有哪些信念或假設的時候,會有“改變”的想法產生呢?
我們從2個維度來看看:
第一個維度:對于自己
假如你有以下的信念或假設——
·覺得自己不夠好
·喜歡現(xiàn)在的自己
·到別人比自己好,想要追趕
·有自己欣賞或仰慕的對象,想要成為ta的樣子?
·發(fā)現(xiàn)未來的機會需要改變現(xiàn)狀才有抓住的可能
·希望達到一個新的目標或期望?
…
你常常努力做很多以前不會做或做的不夠好的事,你會開始改變自己。
第二個維度:對于別人
假如你有以下的信念或假設——
·你發(fā)現(xiàn)對方成長的腳步不及你快
·?對方已不是曾經你欣賞或仰慕的ta
·對方沒有按照你的理想狀態(tài)生活
·你看到同樣的關系里,別人的ta 比你的ta更好?
·對方和你做事的標準不同
·對方在你眼里之前與之后有不同表現(xiàn)
…
你常常會通過語言敦促、旁敲側擊、對比、行為促進等多種方式促發(fā)別人改變。
是的,就是這些隱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假設,讓“需要改變”的聲音在我們的內心中反復出現(xiàn),不同的是,當你自己想要改變時,你的變化常常會很快產生。然而,假如這改變之心是為他人而生,結果常常令人沮喪。
這是為什么呢?
看過了上面熟悉的故事,你會和我一樣發(fā)現(xiàn)一個事實——沒有人能夠被他人改變!這句話你一定覺得很熟悉,甚至于你會常常告訴別人“你改變不了他的”??墒俏覀兙褪窃跇反瞬黄5耐嬷噲D改變他人卻屢試屢敗、屢敗屢試的注定失敗的游戲??墒?,很多時候我們甚至并不自知,原來自己走進了一個沒有出路的胡同。
那么,“改變”到底是如何發(fā)生的呢?假如改變能夠發(fā)生,需要具備哪些必要的條件呢?那些看起來“被你改變”的人,到底是如何被改變的呢?
(三)
每個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時機,在那個點改變就發(fā)生了。當我們愿意回頭去看那些改變的時候,無論它發(fā)生在自己身上,還是他人身上,其實那“改變”的發(fā)生都具備了一些重要的元素。
有一個頗具影響力的公式將促成改變的重要元素結合在一起,這個公式就是理查德·貝克哈德與戴維·格雷徹一起提出的描述組織變革條件的變革方程式,也有稱為變革平衡公式,或變革公式、變革模型的。
變革公式為:D x V x FS > RC
其中D=dissatisfaction,V=vision,F(xiàn)S=First steps,RC=Resistance to change,即變革公式為:對現(xiàn)狀的不滿x 對未來的愿景 x 第一步實踐 > 變革阻力。
變革公式說明了發(fā)生在個人思想、家庭、組織、國家等方面的真正轉變,需要包括的三個必要因素,即D、V、FS。為了改變的持續(xù)性,上述三者的乘積必須大于 RC,即當前對變革的抗拒力量。非常重要的是,“對現(xiàn)狀的不滿”、“對未來的愿景”及“第一步實踐”三者之間是相乘的關系,也就是說假如其中任何一項不存在,為零,真正的轉變就不會發(fā)生。所以,親愛的朋友,當你看到這個公式,請回憶一下那些在你身邊發(fā)生的改變,它們是不是都具備了這些要素?或者那些你期待他人發(fā)生卻未發(fā)生的改變,是因為缺少了哪一項或幾項嗎?在這里,我想請你特別留意那些你想要讓別人發(fā)生的改變。
關于“對現(xiàn)狀的不滿”
我清楚的記得2013年我去印度合一大學學習的第一天,指導老師曾經問我們所有的學員一個問題“你們誰感受到自己在受苦?請舉手。”幾乎所有人都舉起手來,大家相視而笑。然后老師說了這樣一段話,“恭喜你們,你們都感受到自己在受苦,同時你們承認它,并且你們希望改變,希望自己脫離受苦,所以今天你們來到這里。而如今在我們的身邊,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。假如你問一些人’你覺得自己在受苦嗎?’有的人回答‘沒有啊,我覺得我沒有在受苦啊,我覺得自己過的很好啊。’也有的人會這樣說‘受苦?這難道不是很正常的事嗎?人人都在受苦啊,不用大驚小怪的吧?’” 接下來老師解釋了人們會發(fā)生的不同層面的受苦。
這讓我想到假如一個人想要改變,的確常常是因為他對現(xiàn)在的自己或現(xiàn)在的境況不滿,這通常會是改變發(fā)生的第一個跡象,或者促發(fā)因素。所以,假如你想讓你的孩子改變、讓你的愛人改變,請仔細去感受和觀察,是他們對自己或目前的境況感到了不滿意呢?還是,你對他們的現(xiàn)狀感到不滿?
關于“對未來的愿景”
是的,很多人會因為對現(xiàn)狀不滿而想要改變,可是他們卻沒有讓改變發(fā)生,其中的一個原因可能是他并不知道該去向哪里。他們可能的自我對話是“我真的很想改變,我不想再像現(xiàn)在這樣過日子,可是我能去哪呢?我能變成什么樣呢?……”當人們不能看到未來理想的自己的樣子時,常常沒有動力前進和突破。假如未來理想的自己的樣子能夠足夠的清晰,清晰的好像是一副畫面或一系列畫面時,那畫面就會極大的感召他向全新的未來邁進!“未來的愿景”常常來自于你所欣賞的人,他們做到了你希望的樣子,你可以清楚的看到他們已經活出了自己希望的狀態(tài),那就好像是自己的未來一樣。所以,花點時間和自己呆在一起,問問自己“假如3年后,你可以活出最理想的狀態(tài),那個時候你會在哪里?在做什么?你會和誰在一起?你會有怎樣的感覺?”在這些問題提出之后,請靜靜的等待片刻,你會看到一些畫面、你會擁有一些感覺,請用文字、圖像把它們記錄下來吧!
關于“第一步實踐”
你也許會看到有一些人,他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對現(xiàn)狀的不滿,因為他們常在抱怨,他們也常提到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什么什么樣的人??墒呛孟襁@個過程只是在持續(xù),卻并不會真的發(fā)生什么。問題出在哪呢?很關鍵的一點是人們是不是為了改變現(xiàn)狀、為了想要的未來開始了第一步行動?如果一切只停留在語言的層面,什么都不會發(fā)生。在這個時代無論你想要什么,請一定做個“行動派”,而不是“空想家”!
關于“改變的阻力”
任何一件事的發(fā)生,都一定存在阻力。在改變發(fā)生的周圍,最常見的阻力常來自于家人的不理解和反對、周圍人的固定模式、自己舊有的習慣、自己的惰性、自己所處環(huán)境的限制……如果想要找阻力,一定可以找到一大堆。那么,怎么應對呢?
如果你真的想要改變,最重要的是讓變革公式的左側元素不斷增強,特別是不斷的去看、去感受自己未來理想的狀態(tài),并且每一天都為那愿景去行動,不斷的去嘗試和冒險,不斷的獲得小小成功,長期堅持下去,當這份力量足夠強大時,所謂的阻力就會顯得微不足道,那份力量會化作內心深深的篤定和相信,你所期待的未來也會離你越來越近。
文章結束前,送上蘭雯非常喜歡的一句話,來自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圣雄甘地的名言“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”“成為你在這個世界想要看到的改變。”
如果你想要看到別人的改變,先問問自己“我做到了嗎?”請相信我,當你可以做到你希望看到的改變,人們會充滿好奇的靠近你,看看發(fā)生了什么,并不由自主的開始做些不一樣的事情。也請你相信,改變不僅是可能的,而且一定會發(fā)生。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如此獨特,每個生命都有她自己的節(jié)奏。就像一個孩子那樣充滿好奇吧!瞪大了你的眼睛,一邊成為你想要看到的改變,一邊靜待那些出現(xiàn)在你身邊的生命,按照TA自己的節(jié)奏去經歷、去蛻變、去綻放!
祝福我們,祝福我們在這個充滿變化的時代——“改變”快樂!
項蘭雯
ICF(國際教練聯(lián)盟)注冊國際培訓師,CMT生涯規(guī)劃師認證講師,國家人保部認證生涯規(guī)劃師,新精英黃埔生涯導師,埃里克森國際教練學院版權課程《教練型領導者》認證培訓師,國際版權課程《領越?領導力》認證講師,WFA(國際促動師協(xié)會)認證行動學習促動師,AACTP國際認證培訓師及培訓管理師,印度合一大學認證合一訓練師,近十年企業(yè)內部、管理咨詢公司職業(yè)規(guī)劃等課程研發(fā)、授課、內訓師培養(yǎng)、培訓項目。
閱讀他的文章